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不支持Flash
跳转到正文内容

北京流动人口将可办理居住证代替暂住证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1年01月14日04:35  京华时报

  未来五年,本市将用居住证替代广受诟病的暂住证。与暂住证相比,居住证有望给流动人口带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市民待遇,进步卓著;但与早前的工作居住证相比,其附着功能亦将大幅弱化。

  官方期待通过居住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,而流动人口期待通过居住证享受更多公共服务和市民待遇。

  暂住证式微

  听到“将来流动人员可以办居住证,以代替暂住证”的消息,许多有点儿兴奋,又有点儿怀疑。

  进京12年来,他已经办过6个暂住证。刚到北京时,他在昌平霍营租房,每天一早一晚,都有人来查暂住证,没有暂住证的就要被遣送回老家。办暂住证的时候,“排队,还得交200块钱”,许多说,对打工者来说,还没挣钱,就要花这么多钱,很舍不得。

  暂住证按照来京时间、职业等分为A、B、C三个档次。许多说,他和同伴办的暂住证大多数都是最低的C级,要每年更换。

  这是笔不小的开销。因此,很多打工者不愿意办暂住证。许多也不例外。在村里租房住时,晚上就要把门反锁住,防止联防队员来查。

  直到2003年,“收容遣送制度”因“孙志刚事件”被废除,许多等人对未办暂住证的恐惧才降下来。此后,办暂住证的费用被减少到5元,最后取消收费。

  如今,许多住在朝阳区金盏乡皮村,他是打工者博物馆的馆长。

  在打工博物馆内,存放着数十本各地方、各时期的暂住证。其中,北京的暂住证有近10本。许多说,这些暂住证都是工友们自发捐赠的。他希望,暂住证能在现实中消失。

  此前,北京市公安局原局长马振川曾表示,自2003年《收容遣送管理办法》废止后,流动人口管理基本处于真空地带。因不少流动人口“拒”办暂住证,导致官方无法掌握流动人口数量、职业等基础信息。推行25年的暂住证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,如何管理流动人口成为官方急需破解的难题。

  “绿卡”遇冷

  1999年,北京市人事局出台“绿卡”(即北京市工作居住证)制度。凡持有“绿卡”者,在子女入托、入中小学等方面享受北京市民待遇。政策一出,全国数以万计人才云集北京。

  2003年6月,北京市人事局正式出台《关于实施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制度若干意见》,明确规定:持《工作居住证》满3年经聘用单位考核推荐,并符合年度人才开发目录要求的,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手续。

  但持“绿卡”者焦虑地发现,“三年之约”并未按规定兑现,其具体考核标准细则至今也未出台。“绿卡”制度中的有关子女受教育“享受市民待遇”这一条,虽可参加中考,却在高考上遭遇“双重标准”。

  因为没有北京正式户口,“绿卡”族子女在参加高考时被要求回原籍。

  为了争得孩子在京高考权,“绿卡”家长们结成了“绿卡”联盟,有一个自己的聊天群,数百人群策群力。

  他们的理由,就是规定关于持绿卡者在“入中小学等方面享受北京市民待遇”,认为这一规定应包括高考。此外,2008年初,教育部出台的“招生工作规定”对考生户籍限制作了适当放宽。上海、天津、深圳和广西等地,遂允许持有《工作居住证》一定年限人员的子女在当地高考。

  2009年6月,“绿卡”联盟的家长们等到的北京政府有关方面的回复:教育的公平、公正只是相对概念,同时要具备一个大多数人能接受的统一前提,解决“绿卡”人员子女在京高考问题,必会引起连锁反应,使更多人为参加“高考”涌入北京,挤占北京户籍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机会。

  许多说,高考、中考等是市民待遇里面最重要的权利,还有包括购买保障房等等。如果这些重要的权利都规定模糊,最终,无论是“绿卡”还是居住证,它的吸引力都有限。

  事实上,据北京市教委统计,到2009年,北京也仅有“绿卡”人员两万多人,诸多符合条件者未再申请。

  居住证难在平衡

  2009年,京籍居住证进入调研,但具体出台安排久久难定。

  2010年5月27日,在《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》中说:“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,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、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,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,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。”加上上海、浙江、深圳、成都等多地纷纷推行居住证制度,北京推行居住证制度已势在必行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说,跟其他城市相比,北京居住证难度最大。京籍居住证须在人口控制与市民待遇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这是官方持久调研、难以进入功能设计环节的主要原因。

  官方期待通过居住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,而流动人口期待通过居住证享受更多公共服务和市民待遇。京籍居住证如果过于关注前者,其吸引力会降低,很多人将不愿意办证,其“管理”的期待将难以实现。

  如果过于关注后者,就会引来外地人蜂拥进京,人口控制目标将难以完成。毛寿龙说,北京集结了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、医疗资源,面对强大的人口控制压力,京籍居住证功能设计稍有闪失,就会引发爆棚效应。

  双重期待之下,居住证的发展将蹒跚前行。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易靖

留言板电话:010-82612286

相关专题 2011年北京市两会

更多关于 居住证 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1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